作為一種產業形態,休閑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中的重要增長點。國內目前已有多個城市確定了以發展休閑經濟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如成都、杭州等旅游城市將未來發展定位為“休閑之都”,甚至提出“休閑也是生產力”的論斷。目前我國休閑產業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一、發展勢頭迅猛
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游大國。中國人通過消費享受休閑的時代正在到來,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盡管中國目前還屬于發展中國家,在旅游消費構成上,休閑度假占整個旅游的比重僅為20%左右,遠低于旅游發達國家50%左右的比重,尚未進入真正的“休閑時代”,但休閑經濟已具備了相當規模,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尤其是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背景下,休閑度假旅游發展會呈現更快的趨勢。
二、發展面臨瓶頸制約
不可否認,我國現在發展休閑旅游還存在著很多制約。例如,集中性的節假制度,對旅游能級的提高起到嚴重阻礙作用。由于旅游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及由此派生的旅游產品的不可儲存性,決定了緩解旅游供給與旅游需求時間矛盾沖突的彈性非常有限。旅游消費需求具有很大的彈性和多變性,但節假時間過度集中,使旅游消費需求在同一時間集中釋放,導致旅游客流過分集中,交通運輸、旅游接待設施、旅游景區景點承載過量,服務質量下降,游客滿意程度也隨即下降,旅游消費需求轉移,削弱了旅游消費能級的提升。因此,目前的休假制度只適應淺層次的觀光旅游,卻制約和阻礙了高層次休閑度假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同時,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和文化認同也是我國休閑旅游發展的另一制約因素。目前的大眾旅游市場的消費指向基本還是“多景點+低團費”模式的產品,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多數居民尚處于富裕與非富裕之間,另一方面對“無所事事”境界的休閑度假方式還不能完全認同。
三、市場尚需培育
休閑度假市場還需要多方共同培育。從宏觀管理角度而言,要促進休閑產業的發展,就要在全社會倡導選擇健康、積極的休閑消費和生活方式,制訂適合休閑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和制度法規。從游客受教育程度講,休閑方式的選擇與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因此通過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來倡導健康的休閑文化和休閑消費,同樣是促進發展休閑產業的重要途徑。當然企業的積極參與更是休閑產業發展的較大動力。
四、前景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的旅游業發展迅速,但休閑旅游還剛剛起步,并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如何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休閑旅游業,使之健康發展。
旅游作為城鄉居民重要的休閑方式,正對消費市場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6月2日召開的“中國休閑發展年度報告”及《休閑綠皮書》發布會上,國家旅游局和社會科學院公布了相關研究成果?!皣衣糜尉治猩缈圃赫n題組研究和發布休閑發展年度報告,正是為了密切跟蹤和積極反映我國休閑發展現狀,突出體現對國民休閑生活和休閑產業發展的服務和引導?!眹衣糜尉指本珠L祝善忠說。
現在農家樂也是旅游的方式之一,我們出去游玩的時候,要知道武漢農家樂哪家好,這樣去游玩時的體驗也會比較好。